![图片[1]-以自由之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如何與右翼大亨聯手囚禁美國的民主-MagSilo](https://magsilo.com/wp-content/uploads/2025/04/以自由之名.webp)
一場意識型態的祕密戰爭,一次少數人征服多數人的寧靜革命
自由放任主義者將國家一步步瓦解,只為了把美國推回至寡頭時代的維吉尼亞州
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歷史學家南西.麥克林發現美國的民主陷入危機:
工會遭到壓制、投票權受到限制、公共教育支出不斷刪減,
不但氣候議題停滯不前,乃至憲政解釋都大幅右轉。
保守派對自由派、市場派對政府派、共和黨對民主黨……傳統的二分法已然失效,
有一群激進右翼不遺餘力在削弱政府權能、貶抑人民需求、破壞民主根基。
面對險被掏空的民主,麥克林問:這一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2010年,記者簡.梅耶爾警告美國大眾留意查爾斯.科克及大衛.科克這對富豪兄弟,
他們擁有全美第二大的私人企業科氏工業,
在「與歐巴馬的戰爭」上投入了超過上億美金的「黑錢」,
率領著觸角遍及全美政商學界的「科氏章魚」集團進行隱密的革命行動,
他們雖不現身,卻以幾乎無上限的預算全面影響美國的政治、教育、環保與經濟政策。
- 作者: 南西.麥克林
- 原文作者: Nancy MacLean
- 譯者: 劉家安
- 出版社:左岸文化
- 出版日期:2024/09/19
-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南西.麥克林(Nancy MacLean)
美國杜克大學威廉.查夫講座歷史和公共政策教授,研究涉及二十世紀美國史中的種族、性別、工運與社會運動,特別關注美國南方的歷史。
麥克林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和公共政策的討論,1989年至2010年任教西北大學時,曾參與「生活工資運動」(Living Wage Campaign);2010年任職杜克大學,遷居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倫市,擔任「北卡羅來納州進步學者聯盟」(SPNC)共同主席,曾組織論壇反對北卡羅來納州州議會共和黨主導的立法議程。
麥克林也是Behind the Mask of Chivalry和Freedom is Not Enough等獲獎書籍的作者,後者被《芝加哥論壇報》稱為「最好的當代史作品」。她於2010年當選為美國歷史學家學會(SAH)會員。
推薦序 「上了枷鎖的民主」幫助我們了解布坎南與「新古典自由主義」的大陰謀 ◎朱敬一
推薦序 壓迫與反壓迫的當代美國演義◎吳啓禎
審訂者導讀 民主體制下如何打造富人階級專政?◎林向愷
前言 狄克西祕密協議
序章 奴隸主階級的馬克斯
第一章 勢不可當
第二章 鄉村男孩進軍風城芝加哥
第三章 別有用心的計畫
第四章 盡人事、聽天命
第五章 保護資本主義不受政府干預
第六章 反革命尚未成功
第七章 瘋狂世界
第八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九章 永不妥協
第十章 困住民主的智利憲法
第十一章 「民主戰勝了教條。」
第十二章 推動哥倫布的那種力量
結論 做好準備
致謝
參考文獻
註釋
譯名對照表
各界好評
本書的重點不只是介紹與批判布坎南的學說,而是要由他的書信札記,去呈現布氏幾近瘋狂的算計與圖謀。全書是由布朗訴教育委員會的著名美國最高法院判例說起。這個判例確立了「種族隔離」違憲,是美國平權運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先前提到左派/右派、大政府/小政府之爭論,其實只是政府角色的哲學與政策思辨,與蓄奴、性別歧視、種族隔離等「人權」議題並不相干。但是布坎南書房的文件顯示:布氏所領導的公共選擇學派不只反對政府干預市場,也反對政府介入「人權」議題。──朱敬一,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自本世紀初,美國政壇興起一股信奉市場基本教義派的極右勢力,打擊勞動權與消費者權利,限制部分人民(有色人種、中低所得者以及年青人)投票權,讓他們沒有發聲(voice)的機會,倡議公共服務私有化,不少人認為這股風潮係由主張自由市場經濟最力的米爾頓.傅利曼或自由主義者安.蘭德或自由放任經濟學者海耶克所鼓動。甚少人會想到一九八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布坎南才是幕後重要的推手。《以自由之名》這本書就是讓讀者了解布坎南主要學術研究「公共選擇理論」(public choice theory)與「憲政經濟學」(constitutional economics)形成背景與發展過程,以及如何實際推動「憲政革命」,摧毀民主政治制度,保障富人財產權讓美國社會有錢階級得以隨心所欲。──林向愷,曾任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1991-2010)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