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MagSilo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5
限时特惠
8
格式PDF、EPUB
付费资源

☆★泰晤士報年度好書★☆

現代最偉大的民主作家之一!  ──普立茲獎得主安愛波邦盛讚

12位思想家 x 12部經典論著 x 300年的公民省思

★《愛爾蘭時報》、《觀察家報》國際重量媒體好評如潮★
★亞馬遜書店4.3星好評 × Goodreads讀者4.5星高分評價★
★哲學新媒體年度最佳哲學書TOP1《民主會怎麼結束》作者千萬人氣Podcast改寫新書★

图片[1]-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MagSilo

有感於女性受壓迫而寫下《第二性》的波娃、
在《道德系譜學》深究善惡根源及權力意志的尼采、
以《正義論》設想「無知之幕」期盼人人平等享有自由的羅爾斯……

他們,都期待世界還能更好!
十二個推動歷史的思想家╳十二部劃時代的巨著


當前社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難以翻轉的貧富差距、性別不平等、政治極化對立等,這些議題不是我們這時代獨有的,而是歷史上積累已久的問題。彼時積極參與社會的哲學家、革命家,紛紛以論述、倡議、運動回應問題並超越當下視野,這些突破框架的思辨往往立基於幾項重大探問:社會是如何、又是為何變成現在這樣?該如何構築一個更好的世界?

  • 作者: 大衛.朗西曼 
  • 原文作者: David Runciman
  • 譯者: 陳禹仲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25/04/26
  • 語言:繁體中文

媒體與專家好評

他們的視角……將能陪伴我們提問與深思:在這個世界裡,我們該成為怎樣的人?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構建更理想的公民社會?──《小大人的公民素養課》作者、高中公民教師 周維毅

問題從來不是民主「是什麼」,而是人身而為政治動物的創造能力,在近乎神經質追問何以致此之後,依然不因美好的願景棄絕所有底線,試探出過去與未來之間,意料之外「未決新境地」的能力。──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蕭育和

朗西曼是現代最偉大的民主作家之一!——普立茲獎得主  安愛波邦

《世界還能變好嗎?》是我這陣子讀過關於現代政治最好的書籍之一……這是一本精采的書:內容精煉、振奮人心且充滿驚喜。——《泰晤士報》專欄作家  詹姆斯.馬里奧特

作者簡介

大衛.朗西曼David Runciman
◎劍橋大學政治學榮譽教授
◎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英國皇家文學學會院士
◎千萬人次收聽Podcast節目《談談政治》主持人

英國政治學教授、知名政治評論家、熱門Podcast節目主持人。朗西曼在二〇一四至一八年擔任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系系主任,並發表題為「網路時代的政治理論與現實政治」(Political Theory and Real Politics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的就職演講。二〇一八年獲選為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並於二〇二一年獲選為英國皇家文學學會院士,爾後獲頒為劍橋大學政治學榮譽教授。在二〇二四年四月離開學院,如今專注經營Podcast節目《過去現在未來》(Past Present Future)。

朗西曼長年研究現代政治思想史,尤為關注民主的脆弱與延續。其研究亦涵蓋國家和政治代表理論,科技於民主政治中的角色,以及當代政治中的世代與教育隔閡。著有《民主會怎麼結束》、《政治哲學的12堂Podcast》等書。他也定期為《倫敦書評》撰寫政治相關文章。

在二〇一六至二二年間,朗西曼與劍橋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海倫.湯普森(Helen Thompson)共同主持Podcast節目《談談政治》(Talking Politics),集合專家學者討論時事政治,這系列節目收聽高達千萬人次,《世界還能變好嗎?》是以本節目第二季為基礎改寫而成。

推薦序 女權、正義與人性:從閱讀中學習反思與批判 周維毅
推薦序 不在殿堂的政治哲學 蕭育和
前言
第一章    盧梭論文明社會的殞落──《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

從「什麼」到「為什麼」
盧梭對社會與不平等的質問
文明社會崩壞的起始
人類故事中的兩大關鍵轉變
現代文明問題的解方
第二章    邊沁談人類福祉的總和──《道德與立法原則導論》
偏執的邊沁
對效益主義的兩種經典批評
邊沁對社會成規的追問
以效益主義作為社會的根本
對效益主義進一步的批評與回應
從邊沁的角度看現今社會
第三章    道格拉斯論奴隸制的罪惡──《我的奴隸生涯與我的自由》
道格拉斯對生而為奴的責問
抵抗與逃離奴隸制
揭露奴隸制的真相
抗爭所必要的暴力
解放奴隸必需的政治
第四章    巴特勒對極端與成規的省思──《埃魯洪》
紐西蘭與達爾文
熟悉又陌生的理想鄉
鏡子裡的翻轉社會
對極端事物的警醒
審慎面對偶然的成規
第五章    尼采談道德信仰的過去未來──《道德系譜學》
「上帝已死」與「權力意志」
尼采論道德的系譜
侵蝕社會的三個P
與一切的偶然和解
尼采哲學在當今政治的意涵
第六章    盧森堡談民主的社會主義革命──《俄羅斯革命》
反戰是真正的革命
從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僵化與妥協
列寧的中央集權主義
盧森堡對列寧的批評
盧森堡革命旅程的終點
第七章    施密特論朋友與敵人的區別──《政治性的概念》
為什麼要讀施密特?
自由與民主的對比
對自由民主政治的批判
兼容自由民主的威瑪憲法
政治本質在於敵友之別
施密特之於今日政治的影響
第八章    熊彼得談民主政治的表演本質──《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
熊彼得談民主的本質
資本主義的成敗
古典與現實的民主
民主的三個面向
民主政治的活力與未來
第九章    波娃談女性的解放與自由──《第二性》
男性之於女性的壓迫
女性面對的「陷阱」
受困於傳統性別理解的男女
逃離絕望陷阱的可能性
解放女性的進步與阻礙
第十章    羅爾斯談正義的本質──《正義論》
羅爾斯的「道德主義」標籤
對正義的反思
對正義本質的兩種回答
羅爾斯的三項正義原則
對羅爾斯論點的批評
第十一章    諾齊克談國家治理的正當性──《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
反對羅爾斯
為什麼要接受國家治理?
以保護之名的勒索
諾齊克對批判者的質問
放眼未來的烏托邦
第十二章    史珂拉論習以為常的殘忍──《平常的惡》
與日常無異的殘酷地獄
對五種惡習的警惕
對抗殘忍的方法
民主社會的偽善
社群媒體的善意與殘忍
接納雙重生活的變動與自由
謝辭
延伸閱讀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壹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