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左與右的意識形態束縛,改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出發
才是精準掌握世界未來情勢的關鍵
理解兩種不同地緣政治學的來龍去脈
才能透視十七世紀至今所有戰爭發生的結構
從古到今,從入門到進階
一冊通曉地緣政治學的觀點與歷史,理論與實務
更掌握現代世界產生紛爭的深層結構性因素
![图片[1]-戰爭的根源:兩種地緣政治學的對峙與交鋒-MagSilo](https://magsilo.com/wp-content/uploads/2025/05/戰爭的根源兩種地緣政治學的對峙與交鋒_篠田英朗_00-425x550.webp)
「大部分書名有『地緣政治學』的書籍,都僅是各隨己意來討論地緣政治學,既沒有共通點,看起來也是雜亂無章。其實一般人們所稱的地緣政治學,有兩個完全相異的傳統。然而,這兩者與其說是地緣政治學中的學派差異,實際上展現的則是更大、更根本的世界觀對立。本書不只是著眼在這兩種相異的地緣政治學,對雜亂無章的討論進行整理,還要提供足以從結構面,掌握現實世界國際情勢動向的視角。」——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篠田英朗(本書作者)
在這動盪的時局裡,「地緣政治學」日益受到重視,坊間相關書籍也愈出愈多。這個詞乍看可以望文生義,但究其根本,到底什麼才是地緣政治學的核心理念?這套理論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幫助?還有,為什麼每當提到地緣政治學,好像總是跟戰爭連結在一起?《戰爭的根源:兩種地緣政治學的對峙與交鋒》就是為了回應這些疑問而寫的書。
本書強調,「地緣政治學」這一種分析視角,能帶我們注意到環境的地理條件導致了什麼結構性要素,這些結構性要素又容易產生怎樣的傾向,從而形成衝突與紛爭。然而,要能夠精準運用這種視角,就必須梳理「地緣政治學」這一概念辭彙背後頗為複雜的前世今生,才能知曉其內在一貫的邏輯;同時,必須要清晰掌握其脈絡,才能用這個視角看懂十七世紀以降的歐洲戰爭、現代的兩次大戰、冷戰、俄烏戰爭,乃至現下風起雲湧的世界局勢,了解這些對立衝突背後的結構框架及驅動力,進而預想未來。
- 作者: 篠田英朗
- 原文作者: しのだひであき
- 譯者: 鄭天恩
- 出版社:一卷文化
- 出版日期:2025/04/30
- 語言:繁體中文
编辑推薦
隨著國際情勢緊張,「地緣政治」再度成為焦點。烏俄戰爭開打,歐洲當代安全結構浮上檯面;川普重啟貿易戰,試圖重組全球貿易金融,「地緣政治」幾乎成了熱門關鍵字。而本書在這波議題浪潮中,卻是最能夠回答讀者看似最簡單,卻又是最核心的問題:「地緣政治究竟是什麼?」,以及「如何透過地緣政治視角,掌握國際情勢」。
本書作者為國際關係學者,以淺白鋪敘與嚴謹邏輯,帶領讀者一起釐清何謂地緣政治。本書重新回到「地緣政治」概念,梳理何謂「英美系統」與「歐陸系統」的差異,並從海權與陸權不同思視角,讓讀者明瞭中國「一帶一路」的海權謀略。閱讀本書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身為學者的謙和與包容,期許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避免簡化或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否則我們將失去理解問題根源的機會。
作者簡介
篠田 英朗 (しのだ ひであき)
一九六八年生於神奈川縣,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畢業、同校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課程修畢。倫敦政經學院(LSE)國際關係學博士學位。曾任廣島大學副教授、劍橋大學客座研究員,現任東京外國語大學綜合國際學研究所國際關係論教授。著有多本著作:《和平架構與法律規範──國際和平活動的理論性與功能性分析》(獲大佛次郎論壇獎)、《國際社會的秩序》、《國家主權的思想──朝向國際立憲主義的軌跡》(獲三得利學藝獎)、《解讀國際糾紛的五個視角──現代世界中戰爭的結構》、《集體自衛權的思想史──憲法第九條與美日安保》(獲讀賣.吉野作造獎)。
序章 地緣政治學的視角與激烈變化的世界情勢
第一部地緣政治學是什麼?
第一章 英美系統地緣政治學與大陸系統地緣政治學的對峙
第二章 地緣政治學理論的對立構圖――麥金德與豪斯霍弗
第三章 對立的地緣政治學理論發展――斯皮克曼與施密特
第二部從地緣政治學看戰爭史
第四章 發生在歐洲的戰爭歷史
第五章 從地緣政治學看二十世紀的冷戰
第六章 冷戰結束後的世界與俄烏戰爭
第三部從地緣政治學看日本的戰爭
第七章 從英美系統地緣政治學看戰前的日本
第八章 從大陸系統地緣政治學看戰爭期間的日本
第九章 作為戰後日本密教的地緣政治學
第四部 從地緣政治學看現代世界的戰爭
第十章 現代世界武力紛爭的整體架構
第十一章 世界各地區的紛爭架構
第十二章 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與一帶一路
結語 名為地緣政治學的紛爭分析視角
本書參照的日語基礎文獻
暂无评论内容